加入短剧交流群

重磅新规!官方把短剧成本“打下来”了?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9日

日,一张“海南广播电视制作机构群”的截图在业内广泛传播,其中提到了要求各短剧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遵守短剧备案新规,严格按照微短剧分类提交报送;各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审核能力建设,确保播出安全等内容,并附上了一份名为《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的文档。

(相关截图)
这一短剧新规直接在行业内炸开了锅。
有人拍手叫好:“行业越来越规范了,入局要趁早。
有人觉得不少短剧得凉凉:“要变天了。”
也有人直接躺平:“该来的总会来。”

(相关朋友圈截图)

每个行业都要经历野蛮生长和严格监管的阶段,短剧行业终于在四月上旬的末尾完全步入了后一个阶段。
(注意:本文基于海南省广电总局发布的文件《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进行解读,请以当地主管部门公开通知为准。)

  一、短剧“分类分层审核”新规来了  

这次的新规之所以会引起业内震动,主要原因就在于备案新规的关键词——分类分层审核。

根据《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显示,对“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实行不同的备案审核方式,这三类短剧主要是根据投资金额不同来分级的。

(点击查看大图)

区别于此前的备案审核制度,新规将总投资额度在30万元(含)-100万元之间且非重点推荐的短剧定义为“普通微短剧”,需要在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上申报并接受省局的审查,且所有短剧上线前必须在片头按相应格式要求标注《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号或节目登记备案号。

目前,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网址:http://117.134.1.55:9034/)已经上线试用,制作机构的账号与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一致,初始密码为123456。

(相关截图)

也就是说,新规开始实行之后,“重点微短剧”由广电总局来审查,“普通微短剧”由省广电总局来审查,“其他微短剧”则由平台方把关。

而当下的小程序短剧,现代都市类型的成本在50-60万左右,古装类型的成本约为80万,大多适用于“普通微短剧”类别的备案审查制度,即需要上新系统备案,归省广电总局管。

此外,新规还强调了几种需要注意的情况:

1. 拟在平台首页首屏首推推荐播出的微短剧,由国家广电总局对完成片进行复核。

2. 对重大题材和特殊题材按有关协审工作机制落实审核要求。

3. 微短剧的制作方、投流方、推广平台、播出平台等均须对其制作和发布的宣传推广内容审核把关。

4. 对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不得为其引流、推送。

5. 不要通过拉高或降低投资额的方式躲避审查,以免为后续成片审查制造困难。

根据文件要求,2024年5月31日前,各平台需要把新规发布前未经备案上线播出的短剧相关信息,报所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2024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短剧将被禁止上网传播。

回顾短剧监管的历程,自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将短剧正式纳入备案监管,到实施发行许可制度,短剧从野路子逐渐变为正规军,和备案数量爆发式增长形成对比的是较低的过审率。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拍摄备案情况,2023年下半年的月均备案数超 300 部,但同期(7~11月)获得发行许可的短剧数量月均50多部,过审率不足20%。

而如今的新规无疑把监管再次细化,将权责归属进一步明确,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或许将开启一段时间的阵痛期。

  二、靴子落地后,短剧行业将何去何从?  

新规看似来得突然,但并非无迹可寻。

这几年的短剧行业实在是热闹,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短剧监管的强化是必然的行业趋势。

(点击查看大图)

新规实行将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有业内人士称其为“闸刀一样的政策”,正在收剧的ZD向短剧自习室表达了自己的悲观看法,“这个行业会基本凉透。”

在ZD看来,当前短剧数量爆炸式增长,新规中要求的成片送审会制约短剧行业的扩张,目前已经有不低于20-30万部拍完了没有首发平台播出的积压剧,“六一后直接废了,播不出来了,寿命倒计时两个月。”

在短剧自习室的社群中,有人认为未来是“夹缝生存”,也有人对新规在缓解同质化困境方面抱有期待。

可见,新规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的影响并不能片面看待。

从宏观层面来说,新规意味着监管趋严,这是短剧内容精品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在观众对内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中推动行业走得更远。西安影视数据评估中心副总经理杨子豪对新规表示了看好,认为新规能够倒逼创造者将心思用在包袱和钩子上,以高质量的、符合社会正能量的创意取胜,同时将内容风险前置,在项目的选择、剧本的把控、成剧的采购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标准和红线。

在上个月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卷内容,不卷成本”的观点被反复提及,此次的新规何尝不是这种理念的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实?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的短剧能够拥有相对宽松的审查环境,这或将促使大量短剧尽力控制成本,行业回归到最初以低成本撬动大流量的基本逻辑上。或许官方希望的就是把短剧的成本“打下来”,让陷入成本内卷的短剧从业者意识到大方向的变化,新规的出台即是这种信号的隐晦释放。

而落到行业的实操上,新规对业内各方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

1. 对于上游的IP方

新规能够加强短剧版权保护,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减少洗稿抄袭的同质化内容,打击盗版。但同时,新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题材,要求编剧在创作时把握尺度。而这个尺度暂时还不明朗,需要通过后续的实际尝试来确定备案审核的红线。

短剧自习室从和多名编剧的聊天中感受到,除了剧本淘汰率会增长的共识,新规对于编剧工作的影响似乎并不大。

尽管新规让行业对剧本的要求提高,比如出品方的笑天透露,之后会优先选择题材新颖、对白有深度、剧情向重点网络短剧甚至网大看齐的剧本,“脱离原来的‘土’和‘白开水’。”

但在编剧灰白漩涡看来,“对于编剧来说要么无视投资额度,完全忠于内容,要么就在写剧本的过程中要懂得有意识地控制成本,这些其实都是按照甲方的要求来,并不会对原本的工作有太大的影响。复仇并不是不能写,看怎么写吧,传统影视不也一样有复仇题材吗?”

2. 对于出品方、承制方

新规大大提高了行业门槛,会淘汰掉大量小公司和中间商。这也将加剧了行业的马太效应,资金更充足的出品方能够产出质量更高的短剧内容,更容易通过审核并投入市场。

笑天向短剧自习室表示,分级审核出台后,可能会导致出品方在内容制作上谨慎又谨慎,大大降低短剧的上线速度和上架频率,“(更高的质量要求)会导致制作成本增加,我们出品方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时间和成本来确保微短剧符合相关规定。”

从这个角度看,短剧市场的增速将会大大放缓。目前,备案系统仍然处于试用阶段,审核流程和时长暂未可知,有可能会影响短剧的上线节奏,延长短剧的整个制作发行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微短剧”归省广电总局管,意味着不同省份的审核数量将会悬殊,短剧备案冷门的省份审核或许会比热门省份快很多,也有可能会推动短剧后续分散到全国各地,而不是如今的聚集局面。

“谁有机会快速拿备案,谁就有机会出来。”有从业者如此表示。但他并没有过分担心,而更重视要尽快调整策略,以提供更多的分发渠道。“本来今年的打法就不是数量,所有平台都是要提高单部爆款率,提利润。”

3. 对于平台方和流量渠道

审核责任的明确将带来一定压力,或许会让平台方在提供保底方式上更加克制。相对原本管理较为宽松的小程序短剧,传统的具有更多发行渠道和经验的长视频平台也许将有更大的机会上桌。也可以预见,未来各方将陆续推出更多的管理规范,从内容源头分散内容风险。

编剧出身的莫辞更认为,平台方可能会为了顺利宣发而压缩成本。由于当前的成本项相对稳定,投入比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集短剧大约在3000-5000元,所以可能会出现压缩体量的情况,“把80-100集的内容删减至30-60集,或直接做30-60集的剧。因为多数短剧三冲都不咋样,那不如直接不要三冲,针对高频首充、复冲或高客单去做。”

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莫辞更表示看好农村宅斗、人情往来等题材,因为成本可控、足够下沉、共情面广,或许能够以小成本投入博得好效果。

综上所述,新规必然会对短剧行业的现状造成冲击。

首当其冲即是短剧的“短平快”,如何在短小的体量里填充更高质量的内容,如何在扁平的题材里展现深度,如何在被拉长的上线周期中维系快的优势,都是新规落地后需要考量的问题。

同时,新规中透露出来的向长剧、网大看齐的意味很明显,这是筛掉部分劣质内容的必经之路,但也会制约题材类型的发展。ZD表示,短剧内容或会走向单一化,而传导到C端后,当前的付费用户或许会锐减。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下沉市场的需求一直存在。

但或许不需要过于悲观,备案新规并非行业的准入条件,只是在原本的制作发行过程中加入了一个环节,入局者依然可以百花齐放。

因此,我们需要更理性地看待新规的落地。正如杨子豪所说,只要有优质的内容,就永远不会缺少观众。


上一篇:用分账剧套路拍小程序短剧,女频爽文抓马升级 | 短剧拉片
下一篇:ATV亚洲电视发起「鲲鹏计划」,开放百部IP、投入10亿资金做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