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急缺细分人才
导演、制片、编剧。
影视项目的三支主要力量。
围绕着谁是核心,谁决定项目的讨论一直是影视管理的热门话题。
而2023年一路狂飙的影视新项目—短剧,在2024年仍在上演各种行业历史,是影视行业当之无愧的一匹黑马。
“长度短、节奏快、反转多”、“1周拍完,8天过亿”;“微短剧再创新纪录,春节档狂揽8个亿。”
短剧打破传统影视原有的付费模式,从用户充值、品牌植入、到社交媒体甚至直播带货,拥有着更健康的现金流,更高效的生产周期,以及更可以被量化的数据。这让短剧的内容创作不仅成为内容人自我的表达,更是消费者需求的定制。
内容、市场、流量、需求,短剧围绕着多元化的生态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短剧行业的持续变革、持续创新以及持续发展,让影视行业产业链上各方的参与与合作,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
其中呼吁编剧中心,呼吁重视编剧的声音在日益增加,尤其是在这个内容驱动,内容为王的新兴影视领域,编剧似乎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针对这一热门话题,番茄短剧独家女频团队,爆款短剧制造机,《痴傻千金三叔宠我入骨》《战神王爷手撕白莲花》《漂亮后妈甜翻全家》等爆款短剧的制作方,陕西秋元影视创始人王雨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和大家一起探讨为什么以编剧为中心的创作模式变得更为重要,而短剧这一新兴内容又对编剧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剧本是拍摄的蓝图,要指导整个影视团队生产。
王雨提到,目前短剧承制公司有三种主导制,一是制片中心制,二是导演中心制,三是剧作中心制。
制片中心制是以制片人生产为核心,制片人起到决定性作用,甚至可以现场换导演,来节省成本,保证利润。
导演中心制是以导演创作为核心,一切基于导演的喜好,但是这里有一个风险就在于,导演不管预算,不懂流量的话会造成没必要的浪费,导致承制公司赔钱赚吆喝,最终会拖累公司发展。
王雨认为,一部成功的短剧必备三要素:爆款的流量 + 电影的质感 + 合适的成本,三者缺一不可。
而这三者的基础就是好的剧本,所以秋元影视始终坚持剧作中心制。
剧作中心制,则是以剧作写作以及剧作写作者为核心,导演、制片、编剧都要紧抠剧本,为剧本服务。因为负责写出剧作的就是编剧,“剧作中心制”一定程度上也被理解为是“编剧中心制”。
在整个短剧项目流程中,编剧是整个流程的第一个岗位,位于前期中的最前线,他们负责将“构思”转化成能够影像化生产的故事,也就是撰写剧本。
编剧不一定会与项目的所有团队成员接触,但是所有人都得拿着TA们写的剧本做参考。
可以说,编剧产出的剧本,是串联整个项目,指导整个团队生产的重要指南与说明书,是拍摄的蓝图。
有了好的剧本,制片人才能拿着剧本,去寻找合适的团队,制定合理的预算;
有了好的剧本,导演才能以剧本为基础,通过镜头语言,对剧本进行影视化创作;
有了好的剧本,投手们才能剪辑出足够精彩的素材,弥补拍摄过程的不足,吸引观众完成付费。
所以好的剧本对于短剧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能创作出好剧本的编剧,自然也十分关键。
而短剧剧本,它的结构性更强,因为它是一个,由钩子串起来的结构。
以热门短剧《季总您的马甲叒掉了》为例,在第二集结尾,编剧首先甩出男主马甲这个大钩子。
女主一夜情对象竟然是披着马甲的季氏集团总裁?!她什么时候才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她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会怎样反应?!
有了这个大钩子后,观众会很快被牵引着刷完前两集。
之后从第二集,到付费点,再到剧集中后段;从领导检查,到买房再到饭局——编剧要在各种情节里,不断使男主马甲这个大钩子处在要揭露的边缘。
(图源抖音)
(图源抖音)
每一个短剧项目都是一次团队合作;
(秋元影视拍摄现场)
这是因为,短剧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短剧项目的创作者,都将对短剧的成功起到作用。
现在的短剧经过发展,岗位的细分已经越来越接近传统影视的分工。
秋元影视就专门设置了内容审核(责编)团队,在导演看剧本、想画面、想创意、想道具时,责编就可以从平台的视角去审片子,审节奏,更好地提升对剧本的把控。
但王雨也表示了目前短剧行业缺乏专业人才,特别是细分岗位人才的困难。
在拍摄短剧《昨夜思念如风》时,为了真实还原80年代的场景,当时王雨团队的美术找遍了全国各地,终于找到一辆符合当时年代的红色摩托车,有效提升了画面质感和真实性。
而女频比较吃灯光,要在实拍时打各类细节灯,这自然对灯光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个看似普通的场景,实际需要布置各类灯光。